1. 隱私權保護政策 管理者登入 FB粉絲團 職涯發展組 文化大學
> 產業資訊 > 專訪/生醫產業與新農業創新創業人才培育計畫主持人楊長賢副校長

專訪/生醫產業與新農業創新創業人才培育計畫主持人楊長賢副校長

Posted: 2020-11-10

【作者:媒體中心/綜合報導】

計畫簡介:

 

生醫產業與新農業創新創業人才培育計畫是由中興大學楊長賢副校長以及清華大學張大慈教授共同主持,目標在於降低學用落差,促進學界與業界的交流,以及橋接學生至業界發展的機會,除了計畫總辦公室外,更有在各個學校內廣設推動中心,協助各校的人才參與本培育計畫。

 

生醫產業與新農業創新創業人才培育計畫的起源

 

事實上這個計畫並不是現在才開始的,本計畫是從六年前由教育部開啟,並在四年為一期的計畫中持續了到現在的第二期,且在在六年之前的前身,還是個高階人才的培育計畫,在那個計畫之中,我們都著用最尖端的實驗課程來訓練這些高階人才,讓他們具備產業所需要的技能,進而和產業接軌,完成就業的最終目的,而所有的資源便投入在這些實驗課程的耗材、儀器租借與購置上,但在六年前原先的計畫結束後,教育部決定縮減我們所能使用的資源與經費,這樣的轉變讓我們不再能依循以往的模式來培育高階人才,我們必須要轉換成另一種模式來進行,在經過深思熟慮以及仔細評估,了解到這個計畫的目的就是要培育高階人才與產業接軌,而人才不一定要侷限於本身的專業技能,若有一些創業的背景,一些企業經營的經驗,這樣的人才在產業界一定也有需求的。

 

新農業創新創業人才培育計畫都是在教些什麼呢?

 

通常在學界中,老師跟學生如果想要開一間公司,這樣的下場通常都不太好,因為這些人才空有技術面,在經營面以及法規面卻都像一張白紙,於是給這些有意要創新創業的人才的需求就出現了,課程也就相應而生,我們找尋了很多業界的菁英業師,來替這些學界的師生把脈,評估當下Business Plan(BP)的狀態,若真的成立了公司並在業界發展,是否能在商場洪流中存活下來,當然,我們也開設了九大課程,分別是:

(1)農業生技關鍵技術

(2)創業精神與啟程

(3)團隊組成及人才管理

(4)智財管理與法規

(5)財務及風險管理

(6)市場分析與技術鑑價

(7)市場行銷與經營策略

(8)個案實例專討

(9)計畫實務演練

 

而最後最重要的就是BP課程,這可是一個創業的根本。

 

除了課程之外,還有些什麼呢?

 

在我們整個計畫中最重要也最值得驕傲的部分就是全國競賽了,每間學校透過該校的推動中心,招收學生或老師來組成創業的隊伍,這樣的隊伍組成通常是以實驗室為一個單位,或是實驗室的技術與研究生搭配上其他有興趣的成員組成的團隊,這樣的團隊中有人就會成為CEO,有人成為財務長,透過這樣的課程,大家就把如何建立起一間公司的流程都了解透徹,然後在暑假期間接受我們的課程訓練,完成初階的培育,隨後在校內進行第一階段的競賽,挑選出幾個最有潛力的隊伍,來參加全國的競賽。

 

全國競賽?

 

如果在各個學校的推動中心所培訓出來的團隊真的相當優秀,各推動中心便會著手讓這些團隊接受進階訓練,並在訓練完成後於12月進行全國大賽,在全國大賽中,我們會廣邀請業師以及創投的投資人來進行評選,並排出名次、頒發獎金作為最終的獎勵。

 

這樣的課程最大的優勢在於是以一個團隊的模式來進行課程,而不是單一一人的課程,這就是B類的人才培育計畫與A類的差異性了,參加B類計畫的學員可以在團隊中討論集思廣益,並且全面性的了解每一步的歷程,並且在暑期初階培育結束後,繳交出一份亮眼的BP,做為課程結束的象徵。

 

所以說,計畫的目的是在於將學界的團體推向業界嗎?

 

不,不完全是如此。

 

我們在一開始並沒有真的看好這些團隊能成功地進入業界,然後開啟他們的商業模式,這些競賽的過程只是為了讓這些成員能夠了解創業的過程,並且能真正接受到來自於業界的建議,但隨著計劃的運行,還真的有團隊將所學致用,建立起屬於他們自己的公司,

 

透過這個過程,他可以知道自己的東西是有潛力的,進而去找尋更多可能的合作機會,另外一方面,說不定也有些人經過訓練完畢後,深知自己和創業的本質相去甚遠,進而打消了創業的念頭,這也是我們計畫的目的之一。

 

您的意思是這個計畫注重的是人,而非一間尚未成立的公司

 

是的,可以這麼說。

 

我一直在說,以教育部的立場,我們這個計畫的作用是在於紮根,用教育的比喻來說就相當於小學,我們的目的在於讓這些人可以接觸到創業的過程,進而讓創業的種子紮根在這些學員的心底,拿最近打得如火如荼的棒球來說,國小的時候體育課打棒球,並不代表每個小孩子長大後都是職棒選手,但因為國小的時候打棒球而萌生濃厚興趣的孩子,長大就很有可能成為職棒選手,真正在賽場上大鳴大放,其他像是科技部或是經濟部的計畫,才比較像是高中大學,是真正把創業當作是目標,訓練並從旁協助。

 

除了人才培育之外,新農業創新創業人才培育計畫還有沒有其他的助益?

 

這樣的計畫還有一點事真的很重要,過去這種邀請業師前來學校做教學的事情,往往只能靠著學校本身的力量,且業師可能會對學界的生態有些誤解,認為學界的人都只有專注於研究,進而有些排斥與學界進行交流,但經過這個計畫之後,有了各個推動中心縝密的聯繫與支援,業師便能了解學界的潛力與動能,也會更加願意把產業的經驗傳遞給學生,而學生也能給予回饋,這不論對學校、學生或是業界都是相當正向的。

 

在計畫的執行過程中有沒有遭遇什麼困難?

 

有的,當然有。

 

第一,老師通常不會有很大參與的意願,老師們手握著技術,卻覺得安安穩穩的過著研發與教職的生活即可,不想冒這些風險

 

第二,大多數的老師也不會願意把學生放出來學習創業,老師們多半都認為學生應該要把心力放在研究之上,而不是花上數個月的時間來參與這個對於研究發展上毫無助益的創業課程。

 

但我們的推動中心從主任到下面的助理,每個人都非常努力地在做宣傳,從社群分享、實體文宣甚至有主任親自去挖掘可能的創業團隊來加入這個計畫,更有案例是從別的學校找來團隊參與,由此可見這些同仁為了我們的計畫有多麼努力的在拚搏。

 

幾年下來,除了一些學生,還有不少老師也都投入這個計畫,計畫初期的招募可以說是相當困難,畢竟老師們在學界待久了,對於創業這種事也是半推半就,但在各個推動中心的努力之下,許多老師都帶著自己的研究生試驗性地加入了這個計畫,推動中心便協助他們和一些管理學院的學生媒合,組成一個團隊來參與課程,在這之後,還真的有老師發覺自己的研究相當有潛力,進而成立公司,這是讓我們相當出乎意料,卻也萬般驕傲的事。

 

待新農業創新創業人才培育計畫結束後,副校長會如何延續這個計畫所建立起的成果?

 

我們都知道,教育部的計畫通常都不會是永遠,我們便希望這些推動中心在計畫結束後,能由學校方接手經營,繼續把業界的能量導入學校,繼續培訓學生的創業思維,讓學校中有輔導機制,甚至能以學校的名義成立天使基金,幫助這些團隊能夠繼續發展,根本來說,還是希望這些課程也能在學校裡紮根,而不是曇花一現。

 

就拿我們中興大學來說吧,現在我們也建立起一個創業基地,過去從EMBA畢業的校友也建立起了一個天使基金,叫做興大基金,專門給中興大學有潛力的團隊使用,並由創業基地協助團隊建立起公司。

 

有些成功的企業老闆說,創業會成功的人,那個成功是早就寫進DNA中,就像是血液裡流著冒險犯難的精神,但我是這麼回答的,如果今天一個極具天分的鋼琴家,他卻輩子都沒有機會接觸到鋼琴,那他也一輩子都沒有辦法發現他有這個長才,所以這計畫提供了一個探索自己和一個接觸到創業環境的機會,而我由衷的希望這個機會會一直持續下去。

 

新農業趨勢市場

 

其實新農業包含的不只是生技這個區域,像是基因轉殖、疫苗研發等等這種生技領域的研發,新農業還包含著產銷方面的研究,從產品品質管理、倉儲系統到銷售管理等等這都是包含在新農業創新的範疇之中,甚至連近期相當受重視的食安問題也囊括於此。

 

新農業的創業相較於科技業似乎比較艱辛,副校長怎麼看這個狀態。

 

其實這個問題不僅限於新農業,其實就是整個農業的縮影,主要的因素還是因為產值不高,就拿我們身邊最常見的電子用品手機來說好了,這隨便一隻就要價萬元以上,但相對的農業從業人員辛苦的種出了一朵花,可能也賣不到一百元,而且還沒有冷氣可以吹,這就導致了農業創業的人多半都是走小農的路線,再加上若是真要創業,所需要的實驗設備往往也所費不貲,會讓投資人覺得獲利的機會較低或獲利回收的時間會拖得比較朝,倘若真的要成立一家農業公司,那可是有好長一段路要走。

 

其實農業產業的重要性還是相當的高,像是研發一些抗旱的品系,或是能抵抗疾病的作物,這樣的研究對於往後的生存都是必要的,但人們的天性就是這樣,非到餓時,不會去想著怎麼精進農業,現在人減肥都來不及了。

 

這也就是導致現在農業創新產業較不容易出頭原因,也是我們正在努力翻轉的事情。

 

採訪、編排、攝影:BioGroup

(全文已獲BioGroup生物科技人才交流平台授權刊登https://twbiogroup.org/scienceList2.aspx?pn=64

 

>> 按讚加入1111粉絲團 活動不漏接
   www.1111.com.tw/102448/ 

>> 加入1111 Line好友 掌握求職快訊
   www.1111.com.tw/102450/

>> 工作新鮮事 都在1111 IG
   www.1111.com.tw/102449/   

>> 最新職訓補助課-點我

    https://is.gd/axnylY

>> 產學合作 預約人才
      www.1111.com.tw/128303/

回上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