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台灣氫能元年 元智攜手遠東集團發展燃料電池試量產計畫
Posted: 2023-07-25【作者:媒體中心/綜合報導】
鐘國濱教授 (左三)、遠東集團董事長特助曾裕賢先生(左一)、遠東集團能源領域策略長潘金平博士(左二)。照:元智大學提供
元智大學執行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再生氫經濟-電解儲能技術研發與綠氫應用服務產學聯盟計畫」,於元智大學三館舉行「技術論壇與服務說明會」,吸引近百位產學研專家與會,其中產業界人數與會將近八成,顯見企業界對氫能議題的熱絡與關注。
本次論壇特別邀請兩位業界專家,德國萊因公司施詠漢博士報告「國內外氫能加氫站發展」,詳述國外加氫站設置趨勢及技術標準的發展現況,並討論國內加氫站政策與業界推動的瓶頸挑戰,同時解析國內加氫站的風險評估及未來國際第三方驗證測試的作法,確保公眾使用加氫站的安全、品質與低碳。恆星氫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鄭欽獻技術長報告「小型氫能載具開發與東南亞市場發展」,特別針對氫能機車與電動機車的競爭優勢與氫能機車接軌東南亞市場進行報告。
台灣德國萊因技術監護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施詠漢博士。照:元智大學提供
計畫主持人元智大學機械系鐘國濱教授表示,氫能應用可歸納三大領域,包括工業、發電、運輸載具等,中鋼公司攜手學研機構去年展開研究氫能煉鋼、台電公司於今年3月於高雄興達電廠投入氫氣混合天然氣燃燒計畫動土儀式,預計於今年底進行發電示範、中油公司規畫今年底要建置國內第一座加氫站。氫能產業不像一般產業屬於自由市場,通常以國營企業為主,尤需政府國家政策導引,才能成長茁壯。國發會去年3月提出「台灣2050年淨零轉型」策略規劃,將氫能源納入未來12項關鍵戰略之列。
鐘國濱強調,台灣的氫能發展著重在燃料電池,約莫2000年左右開始發展,上中下游相關業者不少,只是規模不大。元智大學累積燃料電池發展經驗超過20年,特重於上游關鍵材料與零組件的開發,特別是電解質材料(質子交換膜)與電極觸媒,前者避免受制於國際大廠的影響,而後者降低對貴金屬材料的價格影響。
鐘國濱分享,本聯盟計畫旨在鍵結國內相關產業上中下游,特別是元智大學2023年攜手遠東集團投入多年期產學計畫試量產膜電極組的參數研究,預期發展具國際競爭力的上游關鍵組件,集團的董事長特助曾裕賢先生與能源領域策略長潘金平博士特於論壇當天出席給予支持。
>> 1111 TUN大學網
university.1111.com.tw/index.asp
>>科技島社群 Tech Nice
https://www.technice.com.tw/
>> 最新職訓補助課→點我
https://is.gd/axnylY
>> 1111家教網
tutor.1111.com.tw/
>> 工作新鮮事都在1111 IG
https://www.instagram.com/1111.com.tw/
>>知名大學聯合校徵
https://www.1111.com.tw/campus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