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隱私權保護政策 管理者登入 FB粉絲團 職涯發展組 文化大學
> 產業資訊 > 臺灣PISA 2022成果發表

臺灣PISA 2022成果發表

Posted: 2023-12-07

【作者:媒體中心/綜合報導】

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成果發表會,左起為臺師大心測中心曾芬蘭副主任、國家教育研究院鄭淵全院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蔡今中終生榮譽國家講座教授、教育部國教署彭富源署長、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李政軒司長。照:師範大學提供
 
12月5日臺灣參加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主辦「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2022」(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簡稱PISA 2022)與OECD總部同步公布評量結果,臺灣PISA 2022在全國參與施測學校、教師與學生們的努力下,順利完成。本次評量以數學為主測領域,科學與閱讀為輔測領域,我國共182校約6,000名15歲在學學生參加施測,此次評量數學、閱讀、科學素養排名均較2018年進步,數學表現平均547分,排名第3名(2018年排名第5名);閱讀素養平均515分,排名第5名(2018年排名第17名);科學素養平均537分,排名第4名(2018年排名第10名);數學、閱讀與科學的表現均優於OECD平均,為PISA評量數位化(PISA 2015)以來的最佳表現。
 
本次評量以數學為主測領域,科學與閱讀為輔測領域,共81個參與計畫的國家及經濟體。值得一提的是,PISA 2022 OECD 國家的平均分數分別為數學 472 分、閱讀 476 分、科學 485 分。與 PISA 2018 相比,OECD 國家平均分數分別下降了 17 分、11 分和 4 分,皆為歷年來的最低表現。 顯見,COVID-19 疫情對全球教育體系造成極大衝擊。
 
教育部表示,本次PISA 2022施測時點適逢COVID-19疫情期間,我國仍有良好表現,OECD報告內指出臺灣具備韌性教育體系,感謝第一線教師共同付出。我國在疫情期間積極實施線上教學,訂定「全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學生居家線上學習參考指引」,讓學生居家線上學習仍能確保學生線上學習品質,此外,盤點與備妥各校各項線上學習所需的行動載具和網路設備,及建置「教育雲數位學習入口網」並透過公私協力支援學校線上教學所需之工具與服務,從研究團隊發布資料可以看見,疫情中臺灣學生評量成果仍逆勢前進。
 
中央政府自2017年推動前瞻基礎建設布建智慧校園及建置完成校園基礎網路設施,並於2022年推動中小學數位學習精進方案,教學現場運用數位化教學模式的長期累積,也讓學生更熟悉數位化的評量方式,使得PISA測驗結果可以如實地反映學生的良好表現。此外,數位化教學也提供個別化的學習,透過建置符合國際數位學習趨勢的AI智慧學習平臺,運用大數據診斷學生的學習弱點,進行差異化教學達到個別學習目標,也有助於提升學生學習成果。
 
針對研究團隊所公布PISA 2022臺灣數學、閱讀與科學素養良好表現,教育部進一步說明,推動108課綱重點即是培養孩子的核心素養及跨領域能力,透過素養導向的教學與評量,提供學生更多自我探索、多元學習的機會,以及面對未來社會之問題解決能力,這也與國際PISA測驗目的在評估15歲的學生應對社會變遷的能力,強調真實生活素養的目標一致。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蔡今中終生榮譽國家講座教授說明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成果。照:師範大學提供
 
在科學與數學教育的推動上,以「教育部中小學科學教育中程計畫」為主軸,分別就「專業師資」、「精進教學」、「永續課程」、「優質人才」訂定各項具體策略,結合大專校院、科教館所、民間單位等豐富資源,共同合作協力推動,以提供更為普及性、實作體驗、創新多元的科學與數學活動。此外,也提供更多元豐富的學習扶助相關課程及資源,穩定及提升學生興趣與學力品質。
 
教育部近年在閱讀教育推動上,透過「新世代雙閱讀-提升國民中小學學生閱讀素養實施計畫」,循序漸進培養學生具備新世代所需的雙閱讀素養。另國教署長期增置推動閱讀教師,培育閱讀師資、發展閱讀教學策略,並結合數位閱讀趨勢,與公立圖書館合作,提供更多元豐富的閱讀資源。從臺灣PISA 2022成績來看,相較於2015年第23名,2022年躍升至第5名,是歷年最佳名次。
 
PISA 2022相較前一次主測領域亦為數學之PISA 2012,臺灣學生社經地位解釋數學表現變異的百分比由17.9%下降至15.7%,且社經地位最為弱勢的學生平均表現亦與OECD平均表現相當。顯示社經地位對學生數學表現的影響逐漸減小,臺灣教育機會均等程度過去十年有進步。過去幾年,教育部持續透過優質化、學習扶助方案及「教育部因材網」等數位教學平台資源,持續支持及補助偏遠地區及非山非市學校,維護教育機會均等及公平。
 
本次施測OECD國際報告亦指出在81個參與計畫的國家與經濟體中,僅我國與日本、韓國、立陶宛同時在數學表現(Mathematics Performance)、數學教育機會均等程度(Equity in Mathematics)、幸福感(Well-being)三大向度中為具備韌性的教育體系,此項結果對我國教育提供寶貴的參考指標與正向鼓舞。PISA調查不僅關注學科素養,也強調評估學生的跨學科和跨文化技能,例如:PISA 2015的合作解決問題能力(Collaborative Problem Solving)、PISA 2018的全球素養(Global Competence)、PISA 2022的創意思考(Creative Thinking)、PISA 2025的數位時代的學習(Learning in the Digital World)等創新領域。
 
教育部強調,PISA 2022的成績進步,必須感謝第一線教師投入教學現場,而臺灣多年來在數位學習與網路教育相關研究及實務上的耕耘,各種數位資源平臺的開發應用及遠距教學模式的逐漸普及,及108課綱素養導向教學,也展現良好成果,教育部將持續推動各項政策,落實教育資源均等、強調數位化教學、增進探究實作能力及重視多元學習模式等政策,與國際教育趨勢深度接軌,以促進我國教育更具前瞻的發展,讓每個孩子都能適性展能,在未來的社會中,更具競爭力與教育韌性。
 
>> 1111 TUN大學網
university.1111.com.tw/index.asp
>>科技島社群 Tech Nice
https://www.technice.com.tw/
>> 最新職訓補助課→點我
https://is.gd/axnylY
>> 1111家教網
tutor.1111.com.tw/
>> 工作新鮮事都在1111 IG
https://www.instagram.com/1111.com.tw/
>>知名大學聯合校徵
https://www.1111.com.tw/campusr/ 

回上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