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隱私權保護政策 管理者登入 FB粉絲團 職涯發展組 文化大學
> 產業資訊 > 落點分析/長庚大學教務長張雅如:申請書審應誠實呈現 過度修飾反而不加分

落點分析/長庚大學教務長張雅如:申請書審應誠實呈現 過度修飾反而不加分

Posted: 2025-02-25

【作者:記者 鄧天心/綜合報導】

長庚大學教務長張雅如建議若學生還不確定自己的選擇科系,可以進入有興趣的大學並修跨領域學科,培養第二專長。圖片來源:AI生成
 
2025年學測成績公布後,考生進入個人申請階段,許多學生在選填志願時,可能會因為科系名稱好聽或熱門而決定填報。然而,長庚大學教務長張雅如 提醒,這是選科系時最常見的誤區之一,考生應該深入了解科系內容,而非單純依靠名稱來判斷適不適合。
 
 
張雅如表示,現在有許多新的學科名稱是過去沒有的,如果只憑科系名稱來做決定,可能會產生錯誤的期待,「我們培養的大學生,不只是具備現在市場需要的能力,而是要有面對未來變化的適應力。」她建議,考生應該利用這幾週的時間,深入了解目標科系,甚至參加學校的開放日活動,例如長庚大學將於2月28日舉辦「開箱日」有學系博覽會跟導覽,讓考生問清楚學科內容與未來發展方向。
 
 
談到目前的產業趨勢,張雅如指出,大學教育的價值不僅是學習當下流行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學習那些難以自學的能力。隨著AI技術的發展,許多考生可能會優先考慮資訊相關科系,但她提醒,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學AI,考生應該先思考自己想發展的是應用AI工具,還是開發AI技術本身,「現在不只是AI相關科系在教AI,而是每個學院都在融入AI課程,」她說明,學生如果有專業背景,再加上AI能力,未來的競爭力會更強,例如,醫學領域的學生如果懂AI,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這些跨領域學習機會應該納入考生的考量範圍。
 
 
張雅如進一步指出,未來職場的需求不再侷限於單一專業,而是具備兩個以上專長的學生,在薪資與職涯發展上往往更具優勢,因此,考生在選填志願時,除了考慮科系本身,還應該調查學校是否提供轉系、雙主修或輔系的彈性機制,以確保自己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她以長庚大學為例,說明該校的科系規劃以就業市場為導向,提供基本的出路保障,如果考生目前還無法確定自己的興趣,可以選擇自己學習起來得心應手的領域,先進入大學,再慢慢探索適合的發展方向。
 
 
許多考生會使用落點分析工具來決定志願順序,但張雅如提醒,這些數據的參考價值有限,「如果大家都根據落點分析來填志願,那結果就會如同落點分析的預測一樣,無法反映實際變化。」她特別提醒,落點分析的資料庫可能是舊的,且每年的錄取標準可能因學費政策或其他因素改變,因此不應完全依賴。
 
她舉例,許多考生在選校時,會因為學費差異而選擇公立或私立大學,但近年來政府對私立大學的補助有所調整,部分私立大學的學費甚至低於公立大學。因此,她建議考生,不應該單純以「公立或私立」作為選擇標準,而應該關注學校的實際資源與教學品質。
 
 
AI發展迅速,資訊工程、資訊管理、電機工程等科系都與AI技術密切相關,許多考生在填志願時會優先考慮這些科系。張雅如提醒,這些領域的課程內容有所不同,例如資工偏向開發AI技術,資管則偏向應用,電機相關科系也會涵蓋部分AI內容,但後續發展各有差異,「我建議考生可以找學長姐聊聊,看看自己真正想發展的是哪一塊,」她表示,不是每個學生都適合進入AI科系,若只是想學習AI工具應用,選擇其他專業並搭配AI課程,可能是更適合的選擇。
 
針對備審資料的準備,張雅如強調,教授在審查時會仔細閱讀學生的個人經歷與學習動機,她提醒,家長和學生不需要把書審寫得太完美,現在許多人使用AI工具來撰寫備審,但如果內容顯得過於制式化,反而不會加分。
 
「沒有兩個人的履歷是一模一樣的,教授看過那麼多資料,很容易分辨哪些內容是套用模板或請外面公司代寫的。」她表示,考生應該誠實呈現自己的特點,並確保書審內容與申請的科系相關,她舉例,學生有六個志願可以選擇,但不同科系的書審內容應該有所區別,例如,如果申請護理系,卻提交一份強調物理治療經歷的備審資料,這樣的內容顯然無法說服教授,因此,她建議考生,應針對不同志願客製化書審內容,真實呈現自己的學習經驗與未來規劃。
 
 
張雅如教務長最後提醒考生,選擇科系不應該只看名稱,應深入了解課程內容,並考慮學校的跨領域學習機會。此外,她建議考生應審慎使用落點分析工具,避免過度依賴過去的數據,影響自己的選擇。
 
她強調,如果目前還無法確定自己的興趣,進入大學後仍有機會探索與調整,因此,考生應根據自身能力、學習狀況與學校資源,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決定,而不是盲目追逐熱門科系或學費考量。
 
 

回上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