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隱私權保護政策 管理者登入 FB粉絲團 職涯發展組 文化大學
> 產業資訊 > 少子化解方/試管補助上路4年 金額加碼、最高每次15萬

少子化解方/試管補助上路4年 金額加碼、最高每次15萬

Posted: 2025-09-18

【作者:記者林育如/台北報導】

不孕症試管嬰兒補助將於114年11月1日起再加碼。(圖/擷取自行政院開麥啦)

為因應少子化趨勢,政府啟動多面向支持措施。國民健康署自110年7月擴大不孕症試管嬰兒補助以來,已滿4週年,截至114年8月底,已協助超過2萬6千對夫妻迎接逾3萬名新生兒。18日再宣布,補助方案將於114年11月1日起再加碼,調高多項補助金額,首胎第1次申請補助最高可達15萬元,其後各胎的第1次補助也由現行6萬元增加為15萬元,大幅減輕生育負擔。

衛福部國健署長沈靜芬於行政院會後記者會中說明,不孕症試管嬰兒補助3.0版本將再加碼,針對不同年齡層與申請次數提供更有力的補助措施,鼓勵年輕夫妻及中高齡婦女積極求孕。

本次補助重點包括:未滿39歲者首次申請補助金額從10萬元提升至15萬元,第2、3次申請補助從6萬元增至10萬元,第4至6次申請則維持6萬元;39歲至未滿45歲者首次申請由10萬元提升至13萬元,第2、3次申請補助調整為8萬元,第4至6次申請維持6萬元,40歲至未滿45歲者補助僅限前三次。胚胎植入數量方面,未滿39歲者限植入1個胚胎,39歲至未滿45歲者則可植入2個。

政策同時強調「儘早使用、加碼更多」、「一次不成、再次相挺」及「一次一胎、母嬰健康」等核心理念,推動安全生育,保障母嬰健康。低收入及中低收入戶則不受年齡及胎次限制,最高可申請15萬元補助。

沈靜芬表示,透過補助3.0方案,將進一步減輕不孕夫妻的經濟負擔,提升試管嬰兒治療的可及性,期望促進生育率,助力國家生育政策推動。

另外,衛生福利部也推出「醫療性生育保存補助」計畫,9月1日就開始執行。預計首年約有600名癌症病友受惠。此補助旨在支持罹患癌症者保留未來生育可能,減輕因治療而帶來的生育功能損失及經濟負擔。

補助對象為年齡介於18歲至40歲之國籍民眾,不限性別及婚姻狀況。適用疾病包括乳癌(第0至第3期)及血液癌症(如白血病、淋巴癌、多發性骨髓瘤)患者,且須為正在接受後續治療者,因治療可能影響生育功能。

補助金額方面,女性取卵最高補助7萬元每次,男性取精則最高補助8千元每次。每位病友最多可申請兩次療程補助,藉此有效降低生育保存過程的經濟壓力。

行政院政務委員陳時中表示,政府推動的「好孕三方案」只是少子化對策的一環,未來將透過多元面向,全力支持國人婚育。整體策略將涵蓋「孕、養、育、住、職」等五大面向,並鼓勵企業打造友善的職場育兒環境,協助年輕家庭安心生育。

陳時中指出,政府積極鼓勵男性共同承擔育兒責任,不僅可申請育嬰留職停薪,期望藉此提高男性申請比例,實質分擔家庭育兒壓力。

在居住支持方面,「婚育宅」政策亦提供租金補助,減輕新婚與育兒家庭經濟負擔。此外,育兒資源也將擴大,例如規畫增設臨時托育平台,提升托育便利性,讓家長在職場與家庭之間更易平衡。

陳時中強調,唯有從各方面著手,才能真正營造適合婚育的社會環境,進一步提升國人生育意願與生育率。

回上層